首页 法制新闻网 第三方商家售假 购物平台被判担责

第三方商家售假 购物平台被判担责

更新时间:2023-03-23 分类:法制新闻网

  本报讯(记者邹明强 通讯员张婵 高禛)第三方商家售假,购物平台被判担责。日前,湖北武汉市洪山区法院通报了这一案例。

  2022年10月,李先生在浏览某购物平台时,收到对方发放的30元优惠券,随后在优惠券链接内看到产品推荐,价格146元。购物平台还标注该产品品质好。李先生使用该优惠券,以实际价格109元购买了一件T恤,收到该产品后发现产品上虽标为某品牌,颜色却与网上图片显示不符,遂反复询问第三方商家客服是否是正品。客服人员回复是“自主品牌”,并强调是“XX平台优选商家”。

  随后李先生拨打购物平台售后服务电话,购物平台认为李先生没有提供其认可的第三方鉴定机构的鉴定证明,不能证明商家售假,让李先生与商家自行联系。 廊坊新闻网

  李先生将购物平台告上法庭,要求平台方赔偿经济损失500元。购物平台认为自己已履行平台经营者对入驻商家经营主体身份的审核义务,即使产品是假货,也应是商户承担产品责任。

  法院审理认为,案涉产品卖家向消费者提供有关商品等信息并不真实、全面,宣传标语引人误解,构成欺诈。购物平台作为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虽案涉产品非购物平台自营产品,但其标记为“XX品质”,会让普通消费者产生案涉产品系由购物平台为其质量背书、保障口碑的印象。根据相关司法解释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法院判决某购物平台方赔偿李先生损失500元。目前,该判决已生效。

版权声明: 本站内容部分来源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相关文章
生活中,不少人有类似经历:在电商平台完成购物后,隔三差五便会接到商家的推销电话。一方乐此不疲,另一方则不堪其扰。其中隐藏的种种侵权行为,应引起各方警惕。 如此精准的推销电
admin 2023-03-31
我国《刑法》第三百九十七条第一款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
admin 2023-03-29
成功办结全国首例银行间债券市场虚假陈述“蓝石资产案”、全国首例保险公司破产重整案“易安财险”案等一批疑难复杂、具有影响力的典型案件;高质量办理涉“獐子岛”“梅花生物”等
admin 2023-03-29
近日,深圳海关在文锦渡口岸开展打击车体藏匿走私专项行动时,锁定了嫌疑货运车辆和人员,查获一宗夹藏走私旧手机案 ,查获旧手机1457台,初估案值约100万人民币,包含苹果、三星、索尼
admin 2023-03-28
为扎实推进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构建和谐健康的金融消费环境,引导公司全体员工及社会公众增强反洗钱意识,防范网络电信诈骗,远离非法集资,工银安盛人寿湖北分公司在成立十周年之际
admin 2023-03-26
据悉,一些曾投保新冠确诊险后又感染了新冠病毒的投保人,陷入了理赔材料要求严苛、遭到拒赔或者无人问津的困境。 上海市的隋先生也曾遭遇类似的理赔困境。他于2022年3月以69元购买了一
admin 2023-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