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制新闻网 闫啸天本月底刑满释放 “大学生掏鸟案”回访

闫啸天本月底刑满释放 “大学生掏鸟案”回访

更新时间:2023-05-15 分类:法制新闻网

  分别获刑10年半和10年,“大学生掏鸟案”回访:

  闫啸天本月底刑满释放 另一当事人去年8月已出狱

  去年8月出狱后,王亚军第一时间去到了闫啸天家。由于戴着帽子“表情神秘”,闫啸天的妈妈第一眼没认出来是他。入狱前,27岁的王亚军是当地一家汽车配件厂的工人。

  2014年7月暑假期间,郑州职业技术学院大一学生闫啸天和同乡王亚军掏了两窝共计16只小鸟并进行倒卖,经鉴定,其中14只小鸟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燕隼,另外两只为隼形目隼科动物。两人因此分别获刑10年半和10年。

  此案中,由于“大学生”身份,闫啸天受到了比王亚军更多的关注。本月底,获减刑20个月的闫啸天也将刑满释放,家人正在装修房间等待其归来。 赣州评论网

  闫啸天的父亲:

  “最重要的,是和儿子一起把日子过好”

  闫啸天的父亲闫爱民最近将自己的抖音号名改名为“大学生掏鸟案闫啸天爸爸”,今年4月13日以来的5条更新中,有4条都是有关“掏鸟案”的内容。点赞评论的粉丝明显比以前多。

  “等星星盼月亮,好在现在终于熬到头了。”闫爱民说,“他才29岁,虽然最好的年华已经荒废了,但还不晚。”

  闫爱民夫妻的计划是,儿子出来以后先要把身体养好,然后“再去想他创业的事情”。“他至少也要半年来适应现在的社会。”

  有人提议,以“掏鸟案”的关注度,闫啸天出狱后可以开视频号,做直播。对此,闫爱民说,只要法律允许,对孩子未来有好处,他都不反对。他现在想的是,趁着自己还能干,和儿子一起把日子过好。“这是最重要的,平平安安地过自己的日子。” 山西辟谣网

  “以后是否继续申诉,要看儿子的意思。但在我心里永远是个坎,对儿子愧疚。”闫爱民说自己一生都迈不过这个坎。

  王亚军也在打听着闫啸天出狱的具体日期,他想着要去接他出狱。他没有回答记者关于是否会申诉的问题,他说“不想再谈这个问题”,但又说,“很多人都不懂动物分类学,我一直在学习研究。”

  已经出狱的王亚军:

  在狱中,休息时都找动物类节目看

  2022年8月出狱后,王亚军又回到入狱前工作的汽配厂上班。打磨汽车配件,拿计件工资,每个月收入在6千元左右。

  “以前我根本不认识‘隼’这个字。”王亚军初中没毕业就退了学。虽然是同乡,王亚军和闫啸天原来并不熟悉,两人年龄相差6岁,共同点是都养过鸽子。 股市新闻网

  “掏鸟这个念想怎么出来的,是谁提出的,我都忘了。”时隔多年,王亚军说只记得那时候村里的杨树特别多,树上的鸟窝也很多。

  在看守所得知自己被判了10年的那天,王亚军说自己“崩溃”了,“不可想象”。

  移送监狱后,王亚军开始“想知道问题出在哪儿”。休息时间,别人不看电视的情况下,王亚军会“找跟动物有关的节目看”。他开始自学动物分类学。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王震华

版权声明: 本站内容部分来源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相关文章
□ 本报记者 刘 欢 □ 本报通讯员 戴小巍 秦娇娇 未成年少女遭性侵受到严重精神损害,涉案酒店未履行强制报告义务,是否需承担侵权责任? 《法治日报》记者近日从湖北省黄冈市红安县人
admin 2023-05-15
□ 本报记者 战海峰 □ 本报通讯员 唐寅 陈某自2013年11月16日起在重庆市某妇产医院从事驾驶员工作,双方签订劳动合同。2017年,某妇产医院出台内部规定,要求院内员工参加院内微信朋友圈
admin 2023-05-14
本报讯 (记者 余建华 通讯员 鹿萱)对于短视频来说,背景音乐有助于烘托气氛、渲染情绪。但值得注意的是,短视频创作要有边界,小心一不留神踩了背景音乐侵权的“坑”。近日,浙江省
admin 2023-05-12
47岁的申志芳最近很忙碌,他在河南安阳林州市姚村镇冯家口村的小吃店刚开业,顾客络绎不绝。在家门口开店挣钱是他的梦想。今年,他和妻子报名参加了职业技能培训,在取得职业技能等级
admin 2023-05-10
中国经济网北京5月9日讯 记者从最高人民检察院获悉,检察办案发现,近年来房屋买卖合同纠纷案件数量和涉案标的额均大幅上升,有的当事人不服司法裁判,向检察机关提出监督申请。检察
admin 2023-05-09
本报讯 (记者卢越)最高人民法院日前发布人民法院涉农民工工资案件执行典型案例,通过“办理典型一案,促进解决一片”,切实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人民法院开展专项行动,加大涉农民
admin 2023-05-09
安享幸福晚年是每位老年人的追求。随着生活水平提高,老年群体的消费也在升级,从“衣食住用行”等传统消费逐渐向服务型消费拓展。最高人民法院日前发布一批老年人权益保护典型案例
admin 2023-05-09
因怀疑同事泄露自己的行踪,王某多次在微信群内辱骂同事。近日,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法院审理了这起侵权纠纷,认定王某侵犯他人名誉权,判决其公开赔礼道歉、消除影响、恢复名誉,并赔
admin 2023-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