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制新闻网 学法时习之|微信群内多次辱骂同事 法院这样判

学法时习之|微信群内多次辱骂同事 法院这样判

更新时间:2023-05-24 分类:法制新闻网

   以案说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四条中规定:“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

   “网络并非法外之地,微信群内发言同样需要遵循公序良俗,遵守法律法规。网络空间为大家提供了更多的表达渠道,但畅所欲言并不代表为所欲为,可以有不同意见,但应该做到理性,谨言慎行、合理表达,切不可虚构、捏造事实或者辱骂、诋毁他人。” 该案主审法官荣慧提示,根据民法典规定,人格权受到侵害的,受害人有权请求行为人承担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等民事责任。在名誉权受到侵害时,受害人可以报警要求公安机关对其进行行政处罚,或者向法院起诉要求赔礼道歉、消除影响,若造成精神损害的,可以请求精神损害赔偿。

   资料来源: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法院

   编辑:薄晨棣

   设计:马婷

版权声明: 本站内容部分来源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相关文章
近日,全国法治宣传教育基地揭牌仪式在广西电力法治科普宣传教育基地举行。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协党组成员、一级巡视员谢林城,自治区司法厅党委委员、副厅长张军,南方电网公司法规部
admin 2023-05-24
河南大学法学院 鲁始政 在如今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速度飞快,某些信息一经发布极有可能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古代尚有“众议成林,无翼而飞”的说法和“三人成虎”的典故,可见造谣产生
admin 2023-05-24
为进一步增强未成年人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有效预防和减少诈骗、性侵等违法犯罪的发生,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近日,重庆市铜梁区公安局巴川派出所深入铜梁区金砂小学开展
admin 2023-05-24
在我国改革开放持续深化推进时期,城镇化进程加速和人口快速增长助推中国的房地产市场需求始终处于高位,众多房地产公司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成立,短期内就取得了极为显著的经济效益。
admin 2023-05-24
离职证明是证明劳动者已与原用人单位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可以自主择业的重要书面证明。如何出具离职证明、何时出具离职证明均有明确法律规定,用人单位未依法出具离职证明,很可能
admin 2023-05-23
人们在日常生活消费中,常常会遇到商家在格式条款、通知中写有“最终解释权归XX所有”、“XX享有最终解释权”等字样。殊不知,商家这样做已经涉嫌违法。报载,秦皇岛市一家企业因在格
admin 2023-05-23
对一个美容项目进行说明时,使用了不公平格式条款 宣称拥有“最终解释权”,河北一企业被罚5000元 律师指出,一些规定不得出现在格式条款、通知、声明、店堂告示中,否则可能侵犯消费
admin 2023-05-22
近日,江西省南昌市第二金融法庭审理了一起信用卡纠纷案件,王某名下信用卡被不法分子异地盗刷,法院以某银行未尽安全保障义务,在技术层面尚存在安全漏洞为由,免除王某80%的信用卡
admin 2023-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