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制新闻网 假期刊敲警钟 人才评价要把好论文质量关

假期刊敲警钟 人才评价要把好论文质量关

更新时间:2023-02-14 分类:法制新闻网

  【科技观察家】

  ◎小 柯

  近日,北京审理的一起案件中,不法分子自印假期刊,制作山寨检索截图,供人发表论文,每篇论文收取200元至1000元不等的版面费;4年时间发论文10多万篇,牟利1800多万元。

  在很多单位,发表论文是获评职称的前提。有需求就有市场,在网上搜索“论文发表”等关键词,很容易搜到一堆做这方面生意的中介,从写作到刊发,“一条龙服务”。代发机构形形色色,有的拿钱不办事,有的造假期刊来糊弄事主。2021年就有案例:事主掏钱后,拿到了一本一百多页的、封面和版式看上去像是建筑专业期刊的印刷物。当事主拿着去评职称,才被指出期刊是假的,还遭到了单位的处分。造假期刊的人,充分利用事主一般不愿意声张的心理,疯狂作案,冒充杂志的种类包含建筑、医学、科技等多方面。

  代发的论文大多用于评职称,但其中有多少论文值得一看?寻找中介解决论文的很多从业者根本就没有撰写论文的能力,缺乏相应的学术素质。实际上,评职称只看论文发表与否,是一道简单粗暴的门槛;对论文质量的忽视,不仅裹挟一些期刊为创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还催生了论文买卖、假期刊产业链。

  北京假期刊案折射出,当前人才评价体系还需要更精细的质量控制机制。要从根上铲除灰色论文市场,就必须在加强惩处力度的同时,不断改进人才评价体系,使之更科学、更细化、更全面。或许不是所有行业评职称发论文都是必要的,但必须发论文的,应当严格把好论文质量关。 邯郸资讯网

 

版权声明: 本站内容部分来源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相关文章
生活中,不少人有类似经历:在电商平台完成购物后,隔三差五便会接到商家的推销电话。一方乐此不疲,另一方则不堪其扰。其中隐藏的种种侵权行为,应引起各方警惕。 如此精准的推销电
admin 2023-03-31
我国《刑法》第三百九十七条第一款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
admin 2023-03-29
成功办结全国首例银行间债券市场虚假陈述“蓝石资产案”、全国首例保险公司破产重整案“易安财险”案等一批疑难复杂、具有影响力的典型案件;高质量办理涉“獐子岛”“梅花生物”等
admin 2023-03-29
近日,深圳海关在文锦渡口岸开展打击车体藏匿走私专项行动时,锁定了嫌疑货运车辆和人员,查获一宗夹藏走私旧手机案 ,查获旧手机1457台,初估案值约100万人民币,包含苹果、三星、索尼
admin 2023-03-28
为扎实推进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构建和谐健康的金融消费环境,引导公司全体员工及社会公众增强反洗钱意识,防范网络电信诈骗,远离非法集资,工银安盛人寿湖北分公司在成立十周年之际
admin 2023-03-26
据悉,一些曾投保新冠确诊险后又感染了新冠病毒的投保人,陷入了理赔材料要求严苛、遭到拒赔或者无人问津的困境。 上海市的隋先生也曾遭遇类似的理赔困境。他于2022年3月以69元购买了一
admin 2023-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