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制新闻网 厅官敛财上亿 警惕“政绩工程”的一鸡双吃

厅官敛财上亿 警惕“政绩工程”的一鸡双吃

更新时间:2022-12-16 分类:法制新闻网

  贪腐之手操纵下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之害,更甚于贪腐本身

  12月6日,山东省烟台市中级人民法院通过远程视频系统,一审公开宣判青岛市李沧区委原书记、一级巡视员王希静贪污、受贿一案。法院审理查明,在12年有余的时间内,王希静贪腐金额超1亿元。

  王希静贪污、受贿一案看点颇多,不仅贪腐数额巨大,有关通报还显示,王希静“六毒俱全”——严重违反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和生活纪律。今年9月,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公开通报十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王希静是其中的反面典型,他被指存在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乱作为假作为,违规收受礼品、礼金,安排使用公款购买、装修别墅供个人招待使用问题。

省市新闻网

  贪腐分子总是相似的。王希静不是第一个被指为“六毒俱全”的贪腐官员。近几年来,云南省华坪县政府原县长庞新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政府原副市长王沿民、甘肃省监狱局原政委梁仪坚等落马官员都曾被冠以“六毒”称号。无论是县长还是市长,无论是男是女,都有可能“六毒俱全”。这不奇怪,一旦底线失守,就很可能全面堕落,“六毒俱全”只是贪腐“并发症”而已。

  相较于个人的贪腐与堕落,王希静一案更值得剖析与警示的地方在于,他热衷于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其乱作为假作为所造成的浪费与损失可能要远超其贪污受贿金额。

  据报道,2017年至2020年,王希静盲目追求财政收入“过百亿”目标,要求职能部门虚增财政收入、编造虚假数据,造成严重不良影响;为追求政绩,未经可行性研究论证,要求多家国企举债投资,强行推进某建设项目,造成大量建筑空置浪费。 国际新闻网

  王希静一案,揭露了某些地方官员热衷于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的真实意图,某些“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实际上就是贪腐分子的“贪腐工程”。

  从表面上看,王希静热衷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是贪图虚名,但实际上未尝不是在借此捞取实利。一方面是不惜弄虚作假,妄图捞取政绩,巩固自己的权力地位,甚至还想再有上升空间,掌握更多更大的权力;另一方面,大搞各种工程,就可以大肆权力寻租,将手中的权力及时变现。法院查明,2011年11月至2020年初,王希静利用担任青岛市李沧区委书记等职务上便利,为相关单位或个人,在土地出让、工程款支付、工程承揽等方面提供帮助,非法收受相关人员给予的财物共计折合人民币3975万余元。 安徽科技网

  固执己见、一手遮天地大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本质而言,就是权力失范。当个人的意志与权力压过了集体领导、科学决策,就很难不滋生腐败。

  贪腐尚可追缴赃款,减少和挽回全部或部分损失。而“形象工程”“政绩工程”造成的损失和浪费,恐怕就会变成“沉默成本”,难以补救;至于给政府公信力造成的损害,给人民群众生活带来的种种不便,更是难以精确计算。由此可见,贪腐之手操纵下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之害,更甚于贪腐本身。

  因而,要时刻警惕“形象工程”“政绩工程”演变成“贪腐工程”。发现“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现象时,要及时跟进反腐;同时,要加大对权力的监督与约束,清晰划出权力的边界,从制度建设上防止权力越界侵犯企业经营自主权、强令国企举债投资来获取政绩这样的荒唐事发生。 泉州新闻网

  管好权力,遏制贪腐,也是在为想干事、敢干事、真干事、干实事的人保驾护航,营造健康净朗的干事环境与生态。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特约评论员 徐其扬(来源:成都商报)

版权声明: 本站内容部分来源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相关文章
生活中,不少人有类似经历:在电商平台完成购物后,隔三差五便会接到商家的推销电话。一方乐此不疲,另一方则不堪其扰。其中隐藏的种种侵权行为,应引起各方警惕。 如此精准的推销电
admin 2023-03-31
我国《刑法》第三百九十七条第一款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
admin 2023-03-29
成功办结全国首例银行间债券市场虚假陈述“蓝石资产案”、全国首例保险公司破产重整案“易安财险”案等一批疑难复杂、具有影响力的典型案件;高质量办理涉“獐子岛”“梅花生物”等
admin 2023-03-29
近日,深圳海关在文锦渡口岸开展打击车体藏匿走私专项行动时,锁定了嫌疑货运车辆和人员,查获一宗夹藏走私旧手机案 ,查获旧手机1457台,初估案值约100万人民币,包含苹果、三星、索尼
admin 2023-03-28
为扎实推进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构建和谐健康的金融消费环境,引导公司全体员工及社会公众增强反洗钱意识,防范网络电信诈骗,远离非法集资,工银安盛人寿湖北分公司在成立十周年之际
admin 2023-03-26
据悉,一些曾投保新冠确诊险后又感染了新冠病毒的投保人,陷入了理赔材料要求严苛、遭到拒赔或者无人问津的困境。 上海市的隋先生也曾遭遇类似的理赔困境。他于2022年3月以69元购买了一
admin 2023-03-26